冬季室内温度到底多少最适合居住?对于冬季取暖室内散热片一般是多少温度最佳?柿子电器就此做了项调查研究,有专家指出,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感到冷,活动着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
冬季,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 11℃和32℃。
那么,室内温度到底多少最适宜,应该说标准不一,实际情况是: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环境而宜。由气候生活温度等铺垫,具体分析如下。
1.居室的最佳温度是8度-20度,这是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温度。
2.泡茶时开水的最佳温度是70-80度,这时泡的茶色、香、味俱佳。
3.洗澡时水的最佳温度是35-38度,因为这个温度和体温相近。
4.就寝前洗脚水的温度最佳时是40度, 因为这个温度的热水能使足部及下肢的血管扩张,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于进入睡眠。
5.储粮的最佳温度是8-15度,可防止粮食生虫。
6.保管茶叶的温度是10度以下,室温越高,茶叶越容易变质。
7.冻鱼的最佳温度是在零下3度以下,在此温度下,鱼不易变质,且可保持鲜鱼味。
8.冻肉解冻的最佳温度是10-15度,可以使肉解冻而成分不遭破坏。
9.储存鸡蛋的温度是15度以下,在此温度下鸡蛋不易腐败。
10.存放牛奶的最佳温度是15度以下,可抑制细菌繁殖,防止牛奶变质。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每年2月4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农村习惯以节气划分四季,以“立春”表示天文春季的开始。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把平均气温10℃-22℃定位为春季,其平均值为16℃。当然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如果冬季供暖温度高至22℃以上,会使得室内空气异常干燥,燥热环境会伤害人体内部的温湿环境,伤害人的体液、津气,使得人感觉浑身燥热、眼耳口鼻喉皮肤等处感觉干涩。如果供暖温度低至10℃以下,感觉不到温暖,自然达不到供暖的基本目的了。按此标准来推演,冬季室内温度保持16℃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柿子电器认为:对于室内供暖温度要因人而宜,同样的气温,有人感觉热、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舒适。年轻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对寒冷的刺激,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温度低点较合适;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收缩较差,加上代谢水平低,温度高点较合适;婴幼儿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过热。
柿子电器技术部张工说:“我们经常在冬季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穿面包服还觉得冷,但有的年轻人却穿的非常少但没有冷的感觉,特别是有些时髦女孩,冰冷的气温下还穿裙子……。南方人冬季都在10度以下正常生活,已习惯气候特征。所以说:温度的舒适度定位多少合适是因人而宜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散热片供暖的房间设定为一个不变的温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相当不科学的。人们对温度的感觉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统一标准,太阳能异聚态散热片就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供暖温度要因环境不同而不同,有人就26度暖和还是13度暖和做了项调查,有人提出:为什么有时候你在26度的环境里感觉非常凉,而有时候你在13度的环境里感觉暖和。举例如下:夏季从炎热的室外走进26度的空调房间会觉得非常凉爽,而冬季从寒冷的室外走进13度的房间却感觉非常暖和。
综合以上分析,柿子电器就散热片的适宜取暖温度这样概括:舒适的温度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温度,具体多少要因人而宜,因地环境而宜。从舒适度看,年轻人在12-14度适宜,中老年人在16-18度适宜。如果从节能省钱的角度看,温度不低于10度体感不冷为好。室外气温愈低室内温度定的愈低才合适,而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气温愈低定的愈高,造成更大的温差,这是个认识的失误,就像夏天空调一样,不能定的过低,过低既费钱又伤害了身体。从健身的角度看,温度低点等于是既省钱锻炼又得到身体健康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