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开局之年,政府对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承诺,坚持绿色建筑将是房地产持续发展的良策。低碳、节能是绿色建筑推广工作的重心,因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太阳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即使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政策还“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各个地方关于“太阳能强制安装令”;组织创建太阳能应用示范市、县;创新节能服务发展模式;推广太阳能光热产品,推动企业充分享受合同能源管理等财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在不断落地。
“强装令”等政策持续发酵 助力绿色建筑
除了哈尔滨市推广太阳能技术助力绿色建筑外,有些地方“强制安装令”也在持续发酵: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住建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建筑工程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心城区新建12层以下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目前,国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比较大,热水、空调和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而综合利用太阳能,全面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的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的建筑能耗。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全国范围工程市场在推广应用,并不断更新,特别是近两年高层建筑阳台壁挂平板太阳能系统、集中储热分户蓄热方案。
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柿子太阳能异聚态家用热水系统,在高层、别墅等用户群中展现了独特优势。安装快捷、美观,使用安全、高效,获得良好的用户口碑。
节能效果显著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跟设计院建筑结构、控制、电气专业等行业有紧密关系。其中,建筑设计院的部门机制主要以给排水专业对接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多一些,然而设计院对于太阳能系统的关注度不够,所以开发商在建设前期一定要跟整个建筑造型结合起来。因此,太阳能与建筑结合跟整个建筑的美观与内部各系统都有关联,可以引起开发商与设计院的重视。
另一方面,太阳能工程市场成为主力市场。2015年全国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总销量4350万平米,同比下降17.0%。其中真空管型销量3800万平米,同比下降17.1%;平板型销量550万平米,同比下降15.6%……据统计,全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自2013年以来,已持续三年负增长,累计下降近50%!
可见,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终结了“零售为王”的时代,厂家纷纷开始重新开拓工程市场,尤其是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太阳能“强装令”,促使太阳能工程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诸多太阳能企业的零售市场基本终结,而依靠工程市场增量。因此,助力绿色建筑的“强装令”还能为开发商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搭起新的桥梁,为光热行业带来一片新市场。
工程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行业需深刻反思
打造绿色建筑,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完美融合,需要做到“五个同步”,即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管理、同步使用,其核心就是设计。
有关专业人士表示:虽然有太阳能光热行业的“领头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年,主动跟设计院和设计师进行深度交流,“我们发现很多设计院的人还停留在原来太阳能单机产品的阶段,另外经过设计改进的太阳能系统的供热量、投入的技术与成本不能清晰地显现出来,导致房地产商产生抵触的心理。开发商被动接受,意识里仅是应付了事,心态也不端正,这也决定其在后期采购不会投入更多精力来保证产品质量,或是留出更多预算成本,低价中标成风,隐患就此埋下。
在绿色建筑推广与“强装令”政策压力下,地产商就必须要安装太阳能,然而太阳能光热行业门槛过低,绝大多数厂家都可以做,但真正能做好系统的厂家少之又少。
原因之一是太阳能工程市场中多数开发商执行的低价中标制度,以及太阳能行业中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80%~90%的太阳能房地产工程项目都烂尾。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开发的时候加入了太阳能系统,并且将建筑节能作为一个噱头,打出了不少的广告词。但是,即使安装了太阳能的房地产项目,要么是中高端的项目,毕竟优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成本不小,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买单;要么就是应付完验收就拆掉,没能长期使用节能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柿子新能源认为:虽然从行业本身的节能价值、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政策国家支持等各方面,可以预期太阳能行业的未来;然而不太景气的行业现状,正好是给一个冷静反思的机会,太阳能将在这种看似黯淡中再度崛起、迸发新的“绿能量”。
关注行业动态请扫描


